希特勒为何会选择在1941年进攻苏联?因为再不打可能真的打不过了-今日头条

admin 26 2024-05-26 03:31:13

希特勒为何会选择在1941年进攻苏联?因为再不打可能真的打不过了-今日头条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协议命令德军进攻苏联,虽然初期战役颇为顺利,但随着战线的拉长和苏联强大的动员能力,德军深陷苏联境内且露出颓势,最终被苏军平推反攻。

很多人都表示1941年的时间点明显不是进攻苏联的时候,毕竟德国还没完全做好对苏联作战的准备,但问题是时间不等人,因为1940年前后的苏联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换装,再等个两三年,希特勒别说主动开战了,能祈祷苏联不主动进攻就算好的了。

苏德战争

所以趁着苏联还在换装没能形成气候的时候进攻或许能获胜,这也是希特勒为何快速制定巴巴罗萨计划后立即发动战争的原因,毕竟时间不等人。

苏联的前身沙俄本来就是一个军事传统的大国,在19世纪的时候,沙俄的常备军一直是欧洲最大的,当然开支也是非常大的,而苏俄建立后因为面临国外的干涉和内战,更是不断扩军。

1922年的苏俄红军

到了1920年战事基本结束的时候,苏俄的红军人数已经有550万人左右,如此庞大的军队对于苏俄来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而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步恢复,苏俄开始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大量劳动力进入工厂工作,军队人数自然也不断缩小,最终缩减到了56万人。

而在战争结束的最初几年里,苏俄以及日后的苏联在国防建设方面重点在于改进原有武器装备并同时进行新装备的设计,但因为能力上的制约,整个20年代末苏联只生产了30辆MC-1坦克,毕竟此时的苏联工业化刚刚开始,诸多元件和设备依赖于进口。

MC-1坦克

1928年苏军的军力

总兵力:70个步兵师、22个后备师,总人数约61万人,战时可以动员120万人。

主要武器装备:坦克60辆、装甲车99辆、装甲列车42辆、火炮5640门、作战飞机698架、战列舰3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12艘、潜艇15艘。

30年代初的苏军

可以说此时的苏联军队不管人数还是武器装备方面远远低于老牌帝国的,也因此苏联准备开始大规模的军队建设工作,虽然考虑到了战争的威胁,但此时的苏联的主要目的还是对现有陆海空军武器进行技术改造,目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制作出新式武器和装备,并且专门建立了研究和研制武器的设计局。

也因此在1930年-1938年这几年里,苏联的军费高达22233万美元,是当时全球军费最高的国家,远超美国和德国,但武器的研发和大规模成批量生产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到了1937年,距离二战彻底爆发的前两年的时候,苏联的武器装备还是明显落后于时代的。

1932年苏军海报

1937年,苏军人数约有130万人,使用的武器普遍是一战时期投产的武器,然后在20-30年代间进行现代化的版本,甚至步枪都还是手动上弹的,比如M1891/30型莫辛纳甘步枪、M1902/30型76mm炮、M1909/1910型122mm炮等。

至于坦克和飞机等现代化武器装备也落后于时代,火炮射程低,坦克无法进行防线突破任务等等,还有大量服役的双翼机等等。

扩编军队

鉴于当时的局势,斯大林明显看出来了日后战争的威胁,开始准备扩军,虽然扩军很简单,只要征召就好了,但新招募的士兵都是基层的士兵,需要进行管理和训练,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更别说大清洗运动中诸多中高级军官遭到清洗,苏联军队建设出现了断层问题。

而在1941年5月的时候,斯大林的打算是建立300个师约540万人的军队,其中还包括100个坦克师,如此庞大的军队自然需要不少军官。

虽然提拔了很多基层军官,但他们没有时间来熟悉自己的部队,加上能力也不足无法指挥如此庞大的军队,这也是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各个部队指挥问题频发的原因之一。

武器方面开始生产列装

基于前期的设计成果,日后在战场上大放异彩的苏军武器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生产:

1937年:ML-20榴弹炮开始生产;

1938年:M-30榴弹炮开始生产;

1940年:SVT-40半自动步枪开始生产;

1940年:T-34坦克开始生产;

1940年:KV1坦克开始生产;

1940年:雅克-1战斗机开始生产;

1941年:伊尔-2攻击机开始生产;

1941年:PPSh-41冲锋枪开始生产;

另外,68型和69型巡洋舰也进入施工阶段等等,不过这些只是开始规模性或者正在生产,还没有彻底完成全部换装。

1942年T-34坦克装配线

战术的革新

有了武器和士兵还不行,还得需要战术方面的革新,整个三十年代不仅仅是武器装备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军队战略战术飞速发展的年代,各种新武器诞生后还需要有对应的战术,尤其最为重要的步炮协同、步坦协同、空地协同、三者协同等等。

而当时的苏联依旧使用纵深排列作战队形以及梯次攻击等落后的战术布置等等,至于空军方面还采用一战以来的三机编队战术,编队之间缺少默契,有时候僚机无论有没有目标,都会随着长机开火,形成浪费弹药的情况,甚至还出现负责志愿轰炸机的战斗机居然丢下伙伴直接离开作战区域的情况,这些明显不适用二战时期的战斗。

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和芬兰先来了一场热战,也相当于斯大林检验苏军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一次检验,但这次战争却令人大跌眼镜,在付出巨大伤亡下苏联只是获得惨胜。

一言难尽的苏芬战争

一百多万的苏军在堆积如山的弹药和诸多的火炮支援下居然被从未超过二十万人的芬兰军队挫败、羞辱乃至消灭,整个战役期间,苏军伤亡37.5万人,芬兰伤亡10.5万人。

整个战役期间,苏联投入巨大兵力却损失惨重,虽然惨胜但未能达到原先征服芬兰全境的目标,也看出苏联前期的国防建设不尽如人意,比如之前说的苏军指挥方面的问题,新的指挥员指挥能力较差,而且协同不灵,尤其是空军方面,苏联空军较差的训练以及呆板的战术,基本没形成好的战斗力。

这场战争也让希特勒看出了苏军的虚实,更加坚定了他发动进攻苏联的信心,并开始着手联系芬兰加入其入侵计划。

那么到了1941年6月的时候,苏联的改革到底如何呢?按照苏联的计划,最快也要到1942年夏天才可以完成齐装满员的300个师的计划,空军需要到1944年,海军则需要1946年甚至更久,很显然,战争的突然爆发打乱了苏联的计划。

战争爆发前,机械化部队分布图

1941年苏军人员得到了扩充,但训练不足,在6月22日前,只有有20%的人员曾经与这些坦克一起参加过演练,整个苏军技术装备普遍缺编,坦克只有规定编制的35%(1861辆KV和T-34)、卡车只有20%、无线电和通讯器材严重缺乏,到了战争爆发的时候,苏联还有很多没有坦克的坦克师和没有卡车的摩托化师。

所以希特勒看准这个时间发动战争,虽然德国准备不足,但苏联准备更不足,毕竟等个一两年,苏联强大的工业能力可以快速完成苏联军队的换装,到时候天上飞的都是雅克和伊尔、地上都是T34和KV、每个苏军都有一把波波沙,还有68型和69型巡洋舰,加上训练充足以及战术得到改进的苏军,对于德军而言远比1941年的苏军更加棘手,甚至初期就陷入焦灼状态了。

参考资料:

【1】约翰•埃里克森《通往斯大林格勒之路》

【2】郝英赋《二战苏联陆军单兵装备》

【3】戴维·格兰茨《泥足巨人》

上一篇:切沃VS罗马前瞻:罗马碰保级鱼腩 或甩开那不勒斯_体育_央视网(cctv.com)
下一篇:金色颁奖典礼PNG图片素材下载_图片编号7427385-PNG素材网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